海靈格先生所說的愛的收支平衡並不是那種我給你十块錢家用,你就把家裡打掃乾淨這種表層的交換,海靈格所說的並不完全在這個層面上。

而是說,如果我們是夫妻,現在我為你開放我的心靈,那麼你呢?你能為我打開多少你的心?這種 “愛侶之間的交換与平衡” 同時也意味着,我對你開放了多少程度的心,而你則對我開放得更大一些;而我因為你對我的開放度的提升,於是激勵我更加對你開放我的心,於是愛侶之間的心靈開放度就越來越大,彼此融合與包容的可能性也就越大。

針對愛的收支法則還有一個詮釋是:現在我和你一起結為伴侶了,為了表達愛你 ~ 我會付出一些東西,包括物質和精神上的,但是同時我有我自己的原生家庭裡的價值觀和生活模式,你也有你的。這裡有一個關鍵:我的價值觀不是你的價值觀。

但是,我們在一起,我做出了一個付出,我做出了一個犧牲:我放棄一部分我家裡的價值觀和生活模式和你在一起,那麼你會不會因為我,也放棄一些你的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呢?還是你一定要求我按照你的價值觀和模式來生活呢?

婚姻中大部分的矛盾衝突都發生在:你的價值觀和我的不同,但是我們彼此卻誰都不願意做出妥協與讓步。所以海靈格說,婚姻是一個虧本生意。因為我要放棄自己從小所建立起來的原生家庭價值觀的一部分,這意味着我要放棄自我的一部分,這是我對你的付出,對我們關係的付出。  

那麼,這個時候你會怎麼樣?如果你也放棄你的自我的一部分,那麼我們就滋養了我們之間的愛的關係,那麼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新的關係 ~ 創造出新的傳統、新的良知和新的價值觀出來。

所以,愛的法則並不是,你給我一個東西,我再還給你一個什麼東西。而是,我們對彼此之間心意的開放。

海靈格曾經談到在兩性關係中,如果一方不停地付出,而另一方只是不停地接收,那麼這一段關係是注定要失敗的,而且通常都是那個不停接收的人最早提出離開。

所以,這裡有兩個問題出來:付出与接收的這兩個人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呢?是伴侶關係呢?還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呢?

如果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,那麼只要單方面地付出就好了,對方並不需要做什麼,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單向的。在生命的傳承的這個層面上是父母無條件地給予,孩子只要帶着愛來接受。

孩子對父母最大的愛與回報就是將父母給我們的生命傳下去,這是一種平衡,親子之間的愛的平衡是傳遞性。

但是,兩性之間的愛的平衡是互補式、交流式與對等式。如果只有一方在大量的付出,那麼他們其實不是在兩性關係之中,而是在親子關係裡面,所以海靈格指的是在兩性關係裡面,如果收支不平衡關係就會失敗了。

這裡面要有一個很機警的覺知,你要了解到自己現在是在哪一段關係裡面?在哪一段游戲的規則。同時一定需要清晰的理性。我們要將理性與感性整合,並且超越它,形成覺悟的愛,而海靈格教給我們的重點就是~學會覺悟的愛。

選輯自:鄭立峰專訪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發夢中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